说白了,乔家那边一发话,林家这tou也就没有了乔俊林的位置,他是不走也得走。
“那个叫阿枝的呢?”罗用又问了一句。
“一起走了,听说要跟乔大郎一dao去长安。”大娘说dao。
“那倒是不错。”罗用说。
“富贵人家也不是chu1chu1都好。”二娘这时候cha了一句。
她这时候正坐在炕tou练习打mao衣,前几天她见罗用用两gen小棍将那mao线缠来绕去,后来竟然编chu一小块布料一样的东西,二娘看得新奇,也上手去试了几xia。
她在手工方面有些才能,脑zi也不笨,摸索了几次之后,就有了一些心得,罗用跟她说,只要她能给自己编chu一双mao线袜zi来,自己就给她买一个银簪。
“要甚银簪。”二娘心里gao兴,却并没怎么把银簪的事qing当真。
在这年代,银zi还是很稀罕的,一般也不作为货币在市面上liu通,寻常农hu家里连铜板都没几个,别说什么银zi了。一两银大约就要用一千五六百个铜钱去换,一般人家哪里买得起银簪那样的东西。
不guan什么银簪不银簪,这个mao线袜还是要织的,若是真能被她zuochu来,她们家兄弟姊妹几个,冬日的时候脚上就不用挨冻了。
“到哪里也是一样。”大娘顺kou接了二娘那话。
“阿姊在林家过得可顺心?”二娘担心dao。
“虽不能事事顺心,日zi倒也过得。”大娘笑dao。
大娘这几日说要过来帮罗用他们zuo鸡dan糕,几乎日日都往这边跑,林家那边倒也不拦着。只要每到逢五那日,罗大娘能带些鸡dan糕回去,林六郎就很gao兴,他gao兴了林母就gao兴,林母gao兴了林父也就没意见。
横竖就在一个村zi里,来去也没几步,村人之间也都很ai串门,这年tou家里又没个娱乐,谁没事成天闷在屋zi里,就是gan1活,也喜huan找几个相熟的凑到一chu1,一边说话一边gan1活。
在院zi外tou,四娘五郎这会儿就看着他们家小卖bu,别看五郎平日里那样,实际上就是个财迷,全家人就数他最ai在这个小卖bu待着,看到别人家拿过来买东西的铜板米粮,他就睁着两只乌溜溜的yan睛巴巴在一旁瞅着,等人走了,他就要数一数铜板,看一看瓮中的粮shi又gaochu来多少。
四娘也ai看小卖bu,不过罗用瞅着,她应该是比较享受杂货铺小老板这个shen份,乐意在村里那些小孩面前显摆。
这边的炕tou上也是烧得nuannuan的,没人买东西的时候,jie弟俩就数会儿数写几个字,要么就逗逗小狗,另外炕tou上还孵着几个鸡dan,他俩不时就要过去看看,翻两xiazi。
“四娘,给我夹五块腐乳。”这时候店里jin来一个跟罗五郎差不多大的小zi,个tou小小的,看着倒是机灵得很。
“我先看看你的米。”罗四娘老神在在地接过他递过来那个小小的布kou袋,抓一把米看看,像模像样地diandiantou,然后又拿了米升chu来量,这一量,她就不满意了:“怎么你每次拿过来的米都差一dian?是不是路上吃了?”
“你才吃生米呢。”那小zi不客气地回了一句:“我阿娘说了,现在城里tou米都涨价了。”
“那你xia回就不要拿米过来啊,直接拿钱过来。”四娘也是个尖牙利嘴的。
“阿兄说,柴禾也要。”五郎在一旁补充dao。
“他们现在哪有时间打柴禾,每天搓麻线都搓不完。”那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