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罗用果然也没有让崔翁失望,他给崔翁提
了一个想法。
罗用告诉他的这种密封瓶盖的
法,其实就是后世玻璃罐
瓶的
法,非常地简单实用,也很常见,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认真观察过,罗用也是在
完了第一批墨
瓶之后,想了又想,才想起来还有这种方法。
就是瓷瓶的盖
可以
浅一些,不用
那么深,盖
的边缘微微向
扣,瓶盖与瓶
之间无需
得十分严丝合
,只要在瓶盖
里,稍稍垫上一层杜仲胶,瓶盖旋紧的时候,瓶
就会被用力扣紧在杜仲胶垫层上,这样一来,不仅能起到密封的效果,杜仲胶的用量也十分节省。
崔记制陶坊
产的墨
瓶,一个只卖三十文钱,一时间
订单的人就很多,其中很大一
分都是住在许家客舍的这些郎君们在买,他们要买些墨
瓶
,与自己
的鹅
竹笔
上套,一起寄给远方的家人朋友。
先前他们建
泥作坊的时候,那些烧
泥用的土窑,都是在崔翁的指导
修建好的,甚至他还亲自参与了前面几批
泥的烧制,因为有他的加
,让罗用他们少走了许多弯路,这回罗用想
了这种方法,对方刚好又过来找他取经,于是罗用就没有保留地把自己能想到方法全盘告诉了他。
在很多人看来,相对于这种极其简单的,就算是刚刚启蒙的稚童都能顺手拈来的算术法,那些个什么笔啊墨啊的,都是一些毫不起
的旁枝末节,
本不值得关注。
寻找
对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也十分巨大。
和这些东西一起被寄
去的,还有他们从罗用这里学到的算术法。
从原来的整个杜仲胶瓶盖,到现在只有瓶盖里面的一片胶垫,杜仲胶的用量节省了十倍不止。
崔翁在得知了这个方法之后,真是如获至宝,再三谢过了罗用,然后又从他这里买走了一些杜仲胶,便
兴兴回家去了。
最后没办法,老
抱着他们最近
来的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瓷瓶,找罗用去了,希望罗用可以给他提些建议,毕竟这种瓶
最初也是他先想
来的,而且在崔翁等人看来,整个离石县再没有比罗三郎更聪明的人了。
但是也有一些嗅觉灵
的,已经从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小事件之中,
太原城距离离石县比较近,受到的影响也比较早,但是反应最大的,还是长安城那边,倒不是因为这种新制的鹅
竹笔和墨
瓶
给人带来了多么大的冲击,真正给他们带来冲击的,主要还是那种被简化过的几何方面的一些算术法。
那墨
瓶的盖
的直径,也就是跟铜钱差不多的,现在他们不用杜仲胶制作整个瓶盖,而是只在瓶盖
里铺上薄薄的一层杜仲胶垫片,这样一来不仅省胶,密封
也很好,因为有杜仲胶的阻隔,在盖上瓶盖的
况
,就算墨
瓶倒了,墨
也不会直接沾到木
盖
上,所以也就不用担心墨汁渗透,最后把整个瓶盖都染得黑乎乎的。
崔翁父
几个对着这个难题琢磨了许多时日,结果却还是一筹莫展。
然后他们又想到了木盖
,可是要在小小的一个墨
瓶盖
侧,用小刀刻
一个顺畅的可以与瓶
相合的螺旋形纹路,同样也不是一件容易
到的事。
崔翁回家以后
照罗用所言制造墨
瓶,果然很快就被他
成功了。